生活的目标就是生活本身。在河南省栾川县,有一位卷烟零售客户,他放弃薪水不错的工作,学习传承传统手工技艺,到大山里创业,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。他就是王耀斌。
转行学艺追梦想
王耀斌今年34岁。18年前,他带着梦想走出大山,考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专业。毕业后,他成了一名土建工程师。在工地上,他发现,很多乡下的老木匠都跑到城里干木工。他们干的活儿很简单,就是每天拿着锤子、钉子支模板,收入却比在乡下给人打家具要高得多。但王耀斌认为,他们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手艺,实在可惜。
(资料图)
日子千篇一律,生活枯燥无味,王耀斌身处“城市森林”,思念着家乡的大山,他想回乡创业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30岁那年,在亲友的质疑声中,王耀斌毅然辞掉稳定的工作,只身到长白山拜师学习小木作。在那里,他遇见了同样不喜城市喧嚣、向往田园生活又有共同爱好的爱人——90后重庆姑娘肖金琼。一年后,他们学成归来,在老家创建了“一山木舍”,兼营卷烟。王耀斌成为一名木匠,肖金琼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工艺传承者。
王耀斌说:“当初转行去学艺不是一时冲动,我从小在山里长大,对木头有一种情怀,再加上我的爷爷也是木匠,耳濡目染中我对木作产生兴趣。”
不言放弃勇创业
创业的艰难远超王耀斌想象。2017年是王耀斌和肖金琼最难熬的一年。为了建木工坊,两人花光了所有积蓄,又找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。可是因为知名度低等原因,最初,店里接不到订单。这让两个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但两人没有放弃,而是坚守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初心,继续埋头苦练。慢慢地,两个人做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好了。
酒香也怕巷子深。他们的店在深山里,远离城市,为宣传推广作品,王耀斌通过微博、微信、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,并把作品放在景区实体店销售进行引流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作品慢慢受到关注,“一山木舍”也打响了名气。传统的榫卯结构、精巧的工艺、现代的创意、实用的设计颇受市场欢迎。如今,夫妻俩一年创作作品200余件,年营业额20余万元。
传承文化授技艺
随着互联网的宣传,全国各地的小木作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拜访。王耀斌陆续收了好几个徒弟。
两年前,云南玉溪的彭力通过抖音看到王耀斌发的视频后,不远千里来到豫西小镇学艺。他想像王耀斌那样,学一门手艺,过自由的生活。
王耀斌常和徒弟们说这么一句话:“干这一行不能急,需要去慢慢沉淀,无论手艺还是口碑、客户、资源都需要慢慢积累。”
为了让更多孩子接触到传统技艺,了解非遗文化,今年,王耀斌夫妇组织了两期“暑期木工夏令营”,开设体验课,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搜集材料、搭建树屋,在体验手工制作乐趣的同时,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。
此外,王耀斌还受邀定期到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木工坊,为孩子们讲课,传播传统文化。
2020年,王耀斌用木材做成了一台“道布森式天文望远镜”。为了让孩子们看到星空,他把望远镜搬到学校,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“星空梦”。
“木器是温暖的,传统手工艺需要发扬传承。”王耀斌说,认定一件事,认真做下去,生活会越来越好。
王耀斌在为孩子们讲解木作文化。
王耀斌夫妇制作的传统茶具。
王耀斌夫妇的作品。
王耀斌在潜心创作。
作者单位:河南栾川县局(分公司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