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,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塔那西斯·科茨出版了首部小说《水中舞者》,当年销量即超过100万册。
据悉,小说的影视改编计划已提上日程。 布拉德·皮特与奥普拉·温弗瑞将联合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同名改编电影,科茨本人也会亲自操刀电影剧本。
(相关资料图)
布拉德·皮特与奥普拉·温弗瑞
这部小说先后入选《时代》、《华盛顿邮报》、《芝加哥论坛报》、《科克斯书评》、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、纽约公立图书馆等媒体与机构评选的年度图书榜单。而素有“美版豆瓣”之称的Goodreads网站给这部小说开出 4.1高分,有超过10万名读者打分。
现在,这本书终于有简体中文版了!
快来看看设计上的小心思:简体版采用精装双封,内封印有国内插画师绘制的专属油画,对应书中的关键情节;外封采用特种纸印制蓝色波纹,呈现人影在水中若隐若现的效果,夏日氛围感拉满。
塔那西斯·科茨是一位怎样的作家?这部吸引了布拉德·皮特与奥普拉的《水中舞者》,又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?
是大奖得主,
也是宝藏跨界作家
科茨的创作涉猎非常广泛,即使你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,也一定听说过他参与编剧的作品。2016年至2021年,他陆续担任漫威旗下漫画 《黑豹》《美国队长》的编剧,为我们奉上与此前的“超英漫画”全然不同的故事线。
当这样一位“宝藏作家”开始写小说,人们不禁好奇,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?
2015年,塔那西斯·科茨以《在世界与我之间》一书勇夺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、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形象奖,并入围普利策奖、全美书评家协会奖终选名单;本书位列《卫报》21世纪头十年百佳图书第7名。
此前,科茨在《大西洋月刊》《纽约时报》《华盛顿邮报》等媒体上发表的长报道与专栏文章收获了广泛的热烈反响,他的其他非虚构著作《美丽的抗争》《我们曾掌权八年》,深入、全面、有时甚至严厉地检视了美国的族裔矛盾与政治沉疴。
科茨成长于巴尔的摩,一座充斥着毒品与帮派暴力的城市。他的许多同龄人早早辍学,不可避免地跌入危险的犯罪深渊,但是科茨努力地爬出了泥沼。科茨的父亲保罗是一名出版家,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相当于其最近读的一本书,书的每一页都会把你从麻木状态中拖出来。保罗收集绝版书、鲜为人知的讲稿,为被人遗忘的黑人作家和学者正名,1978年,保罗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创办了黑人经典出版社,运营至今。
保罗对科茨极为严格,他不断给儿子指定阅读书目,要求科茨撰写阅读报告。保罗鼓励科茨了解非裔历史和文化,学习民族音乐。在危机潜伏的街头生活中,科茨以书本和知识为护盾,最终走上了写作的道路。
草根出身与底层生活经历赋予科茨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。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·莫里森认为, 只有科茨“能填补詹姆斯·鲍德温身后留下的思想空白”。另一位同时代的美国文学巨匠菲利普·罗斯曾坦言,自己在阅读科茨的作品后对族裔问题有了新的思考。有人说, 科茨似乎以一己之力唤醒了一个国家。
魔幻现实主义的全新尝试:
如果记忆能触发“超能力”
作为科茨的首部小说,《水中舞者》最令人惊喜的地方或许就是毫不含糊的叙事野心,《纽约时报》甚至说“ 这部小说拓宽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边界”。
小说以主人公希兰·沃克的口吻写就。年轻的希兰生而为奴,他天赋异禀,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。但在奴隶制的世界中,黑人是白人奴隶主的财产,希兰的才能只能让他成为更抢手的“货品”。透过希兰的眼睛,读者看到黑奴如何被任意地拍卖、出租和凌虐,当日渐贫瘠的南方土地无法维持白人奴隶主的奢华生活,黑奴成了唯一的财富来源。
奴隶制夺走了希兰的一切,他几乎失去了所有家人,他的母亲被推上拍卖台。一次,希兰驾马车时不慎跌入河中,即将溺亡之际,他眼前出现了关于母亲的记忆碎片,一股神秘的力量引他脱离险境,希兰活了下来。死里逃生的体验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、衰败的种植园和奴隶制的罪恶。最终,希兰决意逃离他唯一的家。
从地狱出逃并非易事。机缘巧合下,希兰加入了对抗奴隶制的地下组织,帮助黑奴逃往自由北方。在这场残酷的试炼中,他辗转于阴暗的逃奴牢房、凶险的南方腹地和危机重重的北方自由州。希兰结识了真正的朋友,经历了从未想象过的冒险,终于明白这场战争意味着什么。更重要的是,他开始理解自己身上的神秘力量究竟为何。
托妮·莫里森曾写道:“记忆是重压,是必然事物,但其中蕴含着获得自由的可能性。”《水中舞者》正是以文学的形式实践了莫里森的这句话: 如果记忆本身能将被奴役的人们带到自由之地,一切会有什么改变呢?
在《水中舞者》中,主人公希兰身上的神秘力量是一种名为“传渡”的超能力,能够将人迅速传送到心中所想之地。传说,希兰的外祖母桑提贝丝曾运用这种超能力传送了48个黑奴回到非洲故乡。然而,要自如地运用“传渡”,须调用脑海最深处的记忆,保存的记忆越久远,“传渡者”便能到往越遥远的地方。
小说中,地下组织的传奇人物、希兰的导师哈丽雅特曾如此揭示“传渡”的奥义:“我们不忘记任何事”,“ 因为记忆是战车,记忆是道路,记忆是从奴隶制的诅咒通向自由的桥”。保存记忆意味着保存真实的历史,从这个角度来看,科茨的这部小说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,不仅重构了美国非裔的历史叙述,还可视作写给当代人的深刻寓言: 当幸存者能直面内心深处的记忆,尤其是那些过于残酷的创伤记忆,他们才有可能摆脱过往的纠缠和禁锢,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。
男性作家如何书写
女性和爱情
作为一部成长小说,《水中舞者》的情节推进围绕着主人公希兰展开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这部小说最华彩的部分是对女性角色的塑造。
无论是希兰严厉的养母锡娜,运筹帷幄的导师哈丽雅特,还是地下组织的核心人物科琳,在一个不公义的世界中,她们以巨大的勇气捍卫个人、家庭与信念。她们并不是依附于主人公的次要人物,甚至有读者认为, 这些女性角色才是小说的底色。正是她们的品格与才智极大地改变了希兰,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。
这些女性角色完全不同于以往人们对19世纪女性的想象,而她们也不是作者凭空创造的形象。为了撰写这部小说,科茨阅读了大量关于美国内战前时期的历史文献,那些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勇敢女性,她们的故事影响了科茨的创作。
小说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希兰的爱人索菲娅。乍一看,索菲娅似乎具备“苦情女主角”的所有要素:身为黑奴,她被迫离开家乡,被迫成为白人奴隶主的情妇,时时刻刻受到监视。白人奴隶主“要求她在去自己庄园时穿戴高贵淑女的服饰,却规定她须从庄园后门进出”。但是,索菲娅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命运的抗争,她想要逃离这座炼狱。
希兰与索菲娅之间关系的变化,也映射了他本人的成长。希兰的白人父亲以掠夺的方式占有了他的黑人母亲,而在希兰意识到自己爱慕索菲娅时,他唯一的参照者便是自己的父亲,因此他对索菲娅朦胧的情感仅仅表现为一种独占欲,他想要索菲娅成为“他的索菲娅”。但是索菲娅并不接受这样的爱,她想要的伴侣关系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,而不是单纯的从属关系,在她看来后者与奴役无异。
科茨曾在采访中谈道,希兰和索菲娅的爱情是小说的核心之一。科茨说,在传统的冒险故事中,女性角色是男性主人公的行动目标,“‘我的妻子被害了,现在我必须去做如下几件事情。’ 我确实想避免这样的桥段,我真的希望希兰不会把女性当作奖赏,来弥补他受到的羞辱。”因此,随着情节的推进,希兰逐渐意识到如果他把索菲娅看成自己的所有物,他就无法真正获得个人自由,而这正是索菲娅在两人交往开始就明确告诉希兰的。
《滚石》杂志评价说,《水中舞者》是一部“ 永不过时的典范之作”。为了这个故事,科茨耗费十多年构思与收集资料,如今《水中舞者》以万花筒般斑斓的想象力,行云流水般自然天成的语言呈现在读者面前, 这部小说起源于历史深处,关照的却是当下与未来。
E
N
D
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
畅销百万的口碑炸裂之作
《时代》《华盛顿邮报》
《芝加哥论坛报》《科克斯书评》
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、纽约公立图书馆
年度图书
延伸阅读
标签: